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柬埔寨~古老的吴哥窟 (Angkor Wat),现代的僧侣们 (12/03/19 -12/04/19)

今年四月上旬的一场狂风暴雨摧毁了吴哥世界文化遗址里的七棵大树,其中四棵在塔普伦寺,一棵在吴哥窟,另外两棵在该地区的一个村庄里。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树木倒塌,这两个庙宇均未遭到特别严重的破坏,目前正在专家的指导下清除倒塌的树木。回想起去年12月初的柬埔寨暹粒之行,塔普伦寺里那些裸露着树根的巨树曾经让我那么着迷,转瞬之间就这样烟消云散,让人心痛,只希望我最喜欢的那几颗仍然能够完好如初,它们与庙宇缠绵交错,让人体会到自然与岁月带给人的震撼。也万万没有想到只有短短几个月的功夫,世事变迁,不久前的过去却已然让人感觉恍如隔世。怀念那些没有新冠病毒,可以无忧无虑地旅行的日子。
吴哥窟 (Angkor Wat)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代表了高棉古典建筑的巅峰。它是苏利耶跋摩二世 (Suryavarman II,1113 - 1150年在位)为供奉毗湿奴而建立的庙宇,历经三十多年才最后完工。吴哥窟原来是一座印度教寺庙,12世纪末开始逐渐转变成为佛教寺庙。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由护城河西岸遥望吴哥窟,图中有三座塔门,中间最高的就是西塔门。吴哥坐东朝西,与所有其他暹粒的寺庙有所不同。护城河象征着环绕须弥山的咸海,须弥山在印度神话中地处宇宙的中心。

跨越护城河的参道由两条巨大的七头蛇图腾领引

塔门一隅

进入西塔门,就看到了这尊保护之神毗湿奴 (Vishnu)的雕像。

还有这两个跳舞的仙女浮雕

费了好大劲儿才找到这个露齿微笑的仙女,位于西塔门左边外侧的拐角处。

吴哥窟大道。可爱的小僧侣们,年轻时尚的游客,相映成趣。

大道的两边各有一座藏经阁,这座是南藏经阁。

从藏经阁里窥望吴哥窟

庙宇的中心耸立着五重塔,象征着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吴哥窟是柬埔寨和高棉民族的重要象征,从1863年开始,吴哥窟就已经被描绘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第一层回廊。吴哥窟共有三层回廊,分别象征着须弥山所在地的风、土、水。

橘黄色的袈裟给古老的吴哥窟增添了一抹亮色

现代的僧侣也拥有大炮单反,同样要到此一游:)。

明快的袈裟,阳光般的心境。

第一层回廊的正门

前面有四尊石狮 (Singha)把守

威武的石狮,朴素的出家人。

第一层回廊院子里面的高台座藏经阁 (North Thousand God Library)

第二层回廊

第二层回廊内院


吴哥窟的窗,诉说着无尽的光阴故事。

正在祈福的游客

在第二层回廊的院子里转了一整圈

从各个角度欣赏吴哥窟的建筑之美

左侧的第二层回廊比右侧的第一层回廊高出七米多

装饰着竖葫芦棂的窗

在第二层回廊的内侧东壁上找到了这四尊精美的仙女浮雕,她们的发型灵动优雅,别具一格。我们去暹粒之前曾观看了台湾美学大师蒋勋的“吴哥之美”系列,他特别欣赏这组浮雕。我们按图索骥,找到之后不由得增添了很多喜悦,也有助于欣赏到更多的细节。

通往第三层平台的台阶很陡峭,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据说是让信徒在攀爬的过程中体会到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

顶层回廊西北角的门楼

虔诚祈福的僧人

吴哥窟见证了高棉王朝的辉煌和衰败,曾有很长一段时期被人遗忘,默默地掩盖在葱郁的热带森林里。直到1860年被法国自然学家和探险家Henri Mouhot重新发现,才使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重现于世。

现代版的仙女仙男们?感觉有点牵强附会。

黄昏时分,人烟散尽,正好有心情静静地欣赏长廊里精美的浮雕。我们两次参观吴哥窟都选择了比较晚的时段,光线好,人也相对少一些。


苏利耶跋摩二世浮雕。King Suryavarman II, the builder of Angkor Wat.


黄昏时分院落里也呈现出庙宇应有的沉静之美,中间是藏经阁。


Angkor W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main complex, photographed in the late afternoon.


池塘附近的草坪上有很多可爱的猴子们在玩耍


最近偶遇孙衍的这段文字:“我们跋山涉水穿越红尘,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饱经的风霜,历练的人事,都是生命里温柔的灌溉”,感觉很符合现在的心境,“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 条评论:

  1. 娟如清泉的文字让记忆留痕,也在吴哥这个让人体验灵魂的地方留下足迹。

    回复删除
    回复
    1. 很可能在不留意之中踩到了你的足迹:)。谢谢驻足留言!

      删除